一位小城青年男同的困惑
张北川说明:小城青年Z最近给我电邮,讲了他的困惑和网上所见。他的信和我的回信见下。在他的第二封电邮中,他说:“我还在努力实现独立的路上,您的回信让我很受鼓舞!”小Z并同意公开他给我的信。
祝愿小Z更好地发展和独立!
1
小Z的电邮
我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成长于21世纪初。得益于日渐开放的社会环境,我们这一代少数性群体虽说离理想中的平等还有一定距离,但相比起我们之前的上一代,环境还是改善了许多。
我得知您,是源于柴静的《看见》。当时读初中的我正处于性向的探索期,与我们这一代相伴的,是某种网络文学带来的对同志情感的一定程度的意淫化,以及各类层出不穷同志社交App带来的快餐式交友。今天发现您的博客一直在更新,我像找到了可以倾诉的一隅,我想与您讲讲作为生长于21世纪的新生代男同的困惑。
困惑首先来自于同性感情。现实中很少见到有朋友的感情超过三年,比较稳定的关系基本都是开放式关系。我感觉性在同性关系中的比重,特别是男同群体中是很大的。其次,看了您对Blued等男同社交App对未成年人审核不严的那篇文章,我想说现在未成年人几乎很难接触到正面引导(社会组织发达的城市除外)。以我成长起来的小城为例,一是没有性教育,其次,日益泛滥的网络男同、某种网络文学算不得很好的引导(过度美化小众性癖如性虐等),它们会让涉世未深的孩子误以为那就是性关系该有的模样。还有一些例如推特等App,一些网黄(黄色主播)会宣扬“haicao”[指吸食毒品并发生关系]以及无套性行为,甚至有些坏人专找中学生下手,这些情况在男同群体中逐渐有常态化趋势。
之前我还看过一些对老年男同群体的报道。看完不免悲从中来,感觉处境都是很难过的。我想问下您,我们将往何处去呢?
2
张北川的回信
小Z,你是个好青年,是个能思考、希望走正路的青年。
向何处去?这要看个人的选择和坚持。为什么不去较大的城市呢?大城市的路更开阔。
我认识很多很多社区朋友,其中不少人生活在固定伴侣家庭,而且已经共同生活10年左右或明显超过10年。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有信念,勇于向前走,就有光亮。我也认为,只要能够执着地发展和追寻,面前的路会越来越宽广顺畅。关键是择善固执,不荒废青春。当然,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自己在生活中能够独立,不仰仗亲人的扶持。独立了,奋勇向前,个人也会觉得轻松。
某种网络文学有它独特的作用,但它的不良影响也很大。它和现实相距甚远,所以绝不能沉溺其中。至于那些男男“黄播”,它能刺激涉世未深且无知的青少年的欲望,但它的有害影响非常大,特别希望你远离那些东西。
你也不应该封闭自己,不应该过分压抑自己。过分地封闭和压抑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你完全可以和小城里背景相似的人交往。例如,试一试干净的合适的男同社交媒体,看看能不能与合适的人聊天等。当然,交往的前提是必须保护好自己,一则避免疾病传播,二则避免坏人敲诈。
关于Blued,不久前我还知道某二线城市一个只使用Blued交友的15岁少年,最近被传播了艾滋。目前国内青少年的艾滋感染,主要是男男性传播所致,而在男男性行为群体中,毒品泛滥已经不是才三五年的事了。作为青少年,保护好自己是极重要的。同时不应该辜负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不断地求上进,努力学习,掌握立身之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以不再仰仗他人,你就会知道眼前的路和光明是怎样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