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5岁的艾滋感染者与艾防工作者(之二续)
艾滋,男孩,性与Blued
张北川
(续)多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会影响人的性心理与性行为。国内对青少年的xing教育匮乏,保护未成年人(含同性)的政策和性fa律严重落后于社会所需,大众对男同社区存有偏jian和歧视,青少年严zhong缺fa艾滋防治常识和风xian意识,男同社区的艾滋man延一直难以遏zhi。近年间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极大改变了青少年交往的行为方式。多种因素与某些企业家的贪lan无边jie,企业mo视Blued平台的艾滋危hai,造成了严重不liang后果。男同社区中的少数人像异性恋男子中的少数人一样品de恶lie。不解人情shi故的未成年男孩进入Blued平台后,那些fan罪分子只要动之以情,you之以利,就会使未成年人跌入xian阱。某大城市的小卢,就是这种典型的shou害人。
影响小卢命运的四大要素包括:(1)Blued注ce时未见到与未成年人保护和艾滋有关的严肃警gao,人lian识bie技术不灵(不论其是否有权力进行人lian识别和个ren身fen证信息的收ji);(2)使用该平台的违fa犯zui分子的性qin;(3)du品问题;(4)HIV传播。其中,Blued的年龄核shi手duan与艾滋预防措施落hou,与小卢的人生发生巨大转折密切相关。今年夏末,《南方周末》主办“互联网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论坛”,该报并专文盛赞淡蓝。究竟是因为Blued用户的HIV感染率远高于同类社交媒体(现为院士的医学专家尚红领衔的团队,在国际间发表的科研报告已证明这一状况),是因为Blued内曾有大量初中生和高中生群组,是因为“Blued平台上,se情、毒pin、卖yin等信息相当易得”(《财新周刊》语),还是因为2019年秋Blued的社会动员能力被有关方面强力限制,使得淡蓝一次次获得声誉?我不了解《南方周末》的文章是否“软文”,但知道其背景应当十分有趣。
向我介绍小卢情况的某大城市艾防志愿者、男同小杨,是我多年的友好,他并转给我小卢给他的那两张截图。我与艾防志愿者大杰也相识有年。读后感“一个悲剧的启示”的作者阿刚,是参加艾防工作已多年的30多岁的男同。阿刚像许多艾防工作者一样,见到和知道一些未成年人因使用Blued交往被传染HIV,还听到过这种未成年人的母亲的心碎哭声。从小杨、大杰和阿刚对小卢遭遇的认识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善良、正直和对正义的秉持。据我所知,坚决反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含未成年同性)间的性行为,是男同社区的主流观念。尚不能确定小卢是否发生了HIV重复感染、耐药毒株感染等损害。这一状况和小卢对自身性向的认同、对感染状况接受的局限性及低收入等因素叠加,对小卢的成长将产生长期重大不利影响。国内已有因通过网络结交成年男子并因此致艾滋感染的未成年人被驱赶出家庭,有的孩子甚至自杀未遂。他们的命运令人备感沉重,那些xing侵未成年人并传播艾滋的恶人和蔑视道德规范的逐利企业令人愤慨,而社会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冷漠令人心寒。
“污染户”洗白声名的方法不一,或是倾力治污,或放纵污染却修路架桥。前一种方法是诚心改变,后一种方法则涉嫌wei善。目前Blued对艾防宣传,至多算是打开一道狭狭的门缝。艾防工作者在该平台向用户“一对一”传递艾防信息,就可能被禁yan、feng号乃至封ji,虽说在不止一种男同社交媒体和微信、QQ中,艾防宣教无此禁忌。
Blued与发达国家男同社交媒体还有一巨大不同。美国多种男同社交媒体注册时,都要求注册者详细填写个人的HIV检测信息(填写项目中包括“不应答”等多个细目),以此提醒用户注意疾病传播对个人的重大影响和及时检测,以促成知情交友,更好地维护用户权益。淡蓝不一样,在国内外一直门户洞开。这样“开放”已在国际间造成极恶劣后果。国际间多家权威媒体2017年末报道了泰国一起重案。该案案犯是一名已确诊感染HIV多年的壮年男子,他通过脸书结交了70多名13—18岁男孩,之后通过Blued诱pian那些男孩见面并xing侵。蛮有意思的是,这则新闻偶见于网媒时均未提及Blued,但未见于《南方周末》等国内主流媒体。
Blued平台内还有欧美同类平台罕见的重大问题,如平台上至今仍有大量涉毒信息(含寻找聚众xi毒同伙的信息)和性交易信息。某地在看守所工作的一位医生告诉我,在他任职的看守所里,关押的HIV阳性贩毒嫌疑人中,约七成是男同;这组男同里,被抓捕前有八成的人频繁通过Blued寻找xi毒者或与she毒人员联系,一成的人安装了Blued但使用不频繁,只有老年男同未安装Blued。
淡蓝不在乎平台上有多少wei法fan罪信息,任由男同社区的权益受到qin害;不是用心“堵漏”,而是平台外做“公益”。这种公益价值如何?小杨和大杰的期待之一,是淡蓝对深受其害的未成年用户“救助”。这种救济款在国际间常称作“洗罪金”。淡蓝会依小杨等的想法行动吗?据了解,Blued内的大量涉du等wei法fan罪信息问题和未成年人进ru问题,可以用技术方法达到基本消除目的,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做。淡蓝似乎并不愿意消除那些污点。
国内现今仍未见与未成年人HIV感染密切相关的多种重要数据。例如,2010—2019年间,每年上报多少被迫过早进入社会的15—17岁少年因性行为感染HIV?特别是多少不满15岁的孩子因此感染?他们之中男男性传播和男女性传播的各自占比是多少?何种媒介使他们接触到蓄意伤害他们的恶人?这些问题或已有答案,或不难找到答案,很遗憾谜底未公开。此外,为什么迄今未见伤害孩子的fan罪分子受到惩处?所有因性传播致HIV感染的未成年人怎样才能得到更妥善的救助?采取何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会使孩子们远离艾滋?这同样是亟待回答的问题。晚近国内常讲“人民至上”“健康第一”“关心下一代”。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性健康并使他们免受HIV侵害,社会需真正承担责任。
不了解2019年以来Blued发生了某些变化背景的一位男同艾防组织负责人的信中,有沉重无奈的话语:
几年前我和几位社区的负责人私下里讨论,都觉得淡蓝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和驱动的企业价值观,有悖于公益原则,特别是社区艾防工作的开展。但我们无能为力,只有默默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近年看到了淡蓝的一些改变……作为国内最大的男同社交平台,淡蓝确应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他们更应懂得社区朋友的痛苦和面临的健康风险。
本文中有关小卢的情况,经小卢本人核实。小杨和大杰的评论经两人审读。小杨、大杰和阿刚都同意本文公开发表。小卢、小杨和大杰、阿刚均为化名。谨此向他们致以由衷谢意!本组文章并经过艾滋防治领域数位专家审读并给出意见,谨此致以真诚谢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