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更正和致谢
张北川
2015年4月8日,我于博客发出专业文献《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原文载《中国性科学》2015年第24卷第3期第117-121页)。一位极认真的读者——这位读者目前是我国在海外学习的女大学生,发现了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错误。这位女大学生的来信见后。由于没有得到她的允许,我在此刊出她给我的来信时,没有披露她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
她发现的论文数据错误是“由此推算出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的WSW为34465.2万×(2.1%~2.9%),即723.8万~999.5万,中间值861.7万”。
对这一数据,需要做出重要更正的原文是三处。
(1)中文摘要的“性活跃期女女性行为者约816.7万”。
应为“性活跃期女女性行为者约585.9万”。
(2)英文摘要的“The number of sexually active WSW was about 8.167 million”。
应为“The number of sexually active WSW was about 5.859 million”。
(3)3.2部分“由此推算出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的WSW为34465.2万×(2.1%~2.9%),即723.8万~999.5万,中间值861.7万。”
应为“由此推算出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的WSW为34465.2万×(1.6%~1.8%),即551.4万~620.4万,中间值585.9万。”
其中“1.6%”和“1.8%”这两个数据是参考潘绥铭、黄盈盈的专著《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第178页和第175页。
我已经对博客中相应的错误进行了更正。由于我是该文的通信作者,因此应当由我承担全部责任,我已致信《中国性科学》编辑部表示深深歉意和请求作出更正。
谨此由衷感谢这位提出论文错误的读者,感谢她对科研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在此真诚地祝福这位好女孩在学业上获得更多成绩。
张北川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国内某大学的本科生,现在在柏林一所大学作交换生。在修读的一门中国人权课上,准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的“同妻”问题,于是在知网上下载了您参与研究撰写的几篇论文。其中,在阅读《中国同性爱者、同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这篇论文时,我发现了一些数据上的错误:
在“3.2 女女性行为者人口数值”这个部分中写到“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比例为1.6~1.8%”,而在下文测算“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的WSW”人口时,却使用了“2.2 性活跃期男男性行为者数值”中“潘绥铭调查表明,在男性人口中,有与同性性交史的男性人口比例为2.1%~2.9%”——“由此推算出中国处于性活跃期的WSW为34465.2万×(2.1%~2.9%),即723.8万~999.5万,中间值861.7万”,由此也导致了摘要中的数据错误。不知我是否理解正确?(论文下载时间2016.11.28 柏林时间15:41,论文来源:知网 数据错误已用红色在附件中标出)
对于您的同妻研究事业我十分理解支持,希望您能继续研究下去,让中国的同性研究和同妻研究助力中国的人权事业!!!
(2016年11月28日于德国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