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川医生致耿乐先生——关于男同社交软件的第二封信
张北川医生致耿乐先生 —— 关于男同社交软件的第二封信 我关于男同社交软件的信中的讨论,是很粗疏的,因手边琐事太多,忙碌不堪。...
View Article象牙塔里,放任的自由与隐藏的风险
大学生染艾,是一个特别让人揪心的问题,也凸显了艾滋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在12 月1 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我国艾滋病防治以及同性恋问题研究资深专家张北川教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染艾大学生上,他从自己接触的案例入手,分析了男同大学生染艾的风险,并对如何防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编者 象牙塔里,放任的自由与隐藏的风险...
View Article重要更正和致谢
重要更正和致谢 张北川 2015年4月8日,我于博客发出专业文献《中国同性爱者、同性性行为者和相关女性群体人口数值估测》(原文载《中国性科学》2015年第24卷第3期第117-121页)。一位极认真的读者——这位读者目前是我国在海外学习的女大学生,发现了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错误。这位女大学生的来信见后。由于没有得到她的允许,我在此刊出她给我的来信时,没有披露她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
View Article2016年12月15日
贺高耀洁老人八十九岁生日 张北川说明:今年12月19日,是高耀洁教授89周岁生日。谨以朱学勤教授文章《中国出了个高耀洁》,为如今人在远方的可敬的高耀洁老人庆生。由衷祝愿老人寿比南山! 同时发出老人一位友好今年11月在纽约为老人拍摄的一张照片,供关心老人近况的朋友们分享。...
View Article2017年01月16日
一位大一男生谈艾滋与性少数群体 秦浩(2016年12月24日)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有药吃着死不了,你不一样,你要好好的。” 杨杨,和我一起长大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成都男孩,和我道别时,他平静地说道。...
View Article我想为艾滋病防控做点什么
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我的感受告诉我,这所谓的问题的根源就在教育,就是文化,就是全社会包容的氛围。是时候做点什么了,也不得不做点什么了,因为今天所做的一切,加起来,就等于未来 我想为艾滋病防控做点什么...
View Article一切都回不去了!一个男同艾滋病大学生的生活与困境
一切都回不去了!一个男同艾滋病大学生的生活与困境 健康时报 2017-03-08 17:52 http://app.jksb.com.cn/staticPage/commonMessage/5846.htm?transmitEnv=qq...
View Article为了对爱的承诺
一位英国老人的中国“抗艾”之路 为了对爱的承诺 ——记英国友好马丁·哥顿先生 张北川 2015年马丁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马丁奖颁发时发言(马丁先生提供) 2017年,79岁的马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房与曾去英国学习的艾尼瓦尔医生看望艾滋患儿(尤金先生提供)...
View Article希望有轻松的环境谈情说“艾”
希望有轻松的环境谈情说“艾” ——致中学母校学弟学妹 阿群 希望这个世界上不管是爱异性还是爱同性的人,不管是健康的还是患病的人,都能够被接纳,被温柔相待。也希望你们能把你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您好,我是你们的学长。能有一个机会给你们和阔别已久的母校写封信,谈谈我对母校的回忆,对艾滋、性等一些问题的看法,我感到很开心。...
View Article从传统道德看浪漫转身
从传统道德看浪漫转身 禹沛衡 看到同性爱者的妈妈们将接纳孩子的过程概括为浪漫转身,身为同性爱者的自己既感动,也为她们转身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焦虑、痛苦感到心疼和愧疚。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想,妈妈们转身过程中最难过去的,应是传统道德这个坎。 可到底什么是传统道德呢? 国学大师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做了解说。 他首先引证孟子的话:“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人心也”。...
View Article马丁·哥顿的中国“抗艾”之路
在我国的艾滋病防治事业中,有一位英国老人以大爱和至善穿透艾滋阴霾,成为闪烁在弱势群体前方的熠熠星光。他就是贝利—马丁基金会的创建者马丁·哥顿(Martin...
View Article王陇德先生就《为了对爱的承诺》所写序言
王陇德先生就《为了对爱的承诺》所写序言 马丁·哥顿先生自1985年开始参与中英两国经济合作建设工作,自1996年开始参与中国的抗艾工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View Article吴百纳女士就《为了对爱的承诺》所写序言
吴百纳女士就《为了对爱的承诺》所写序言 我作为外交官在我大部分职业生涯中认识了马丁的工作。马丁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各地频繁访问,与穷人和弱势群体以及负责照顾他们的人进行接触。 一年一度的贝利-马丁奖 - 我有时有幸参加颁奖 -...
View Article沈洁女士就《为了对爱的承诺》所写序言
沈洁女士就《为了对爱的承诺》所写序言 我很高兴马丁·哥顿先生邀请我为张北川教授所撰《为了对爱的承诺》一书写前言。张北川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同性恋问题的学者之一,他深入专研、敢于直面现实、敢于直言其究竟的精神令我钦佩。 马丁·哥顿先生是我们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同仁的老朋友,感人至深之处是他深深的中国情结。...
View Article